金年会,金年会体育,金年会体育app,金年会体育官方网站,金年会注册,金年会最新入口,金年会APP
2025年9月10日,深圳市众智信赢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众智信赢”)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同创伟业领投。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及团队建设,以加速公司在激光加工领域的布局。
众智信赢成立于2023年9月18日,是一家专注于激光加工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激光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IT制造、医疗等多个行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众智信赢在短时间内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2025年9月9日,西安宏臻航天增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宏臻航天增材”)宣布完成战略投资。此次融资将助力公司进一步深化在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研发与3D打印服务领域的布局,特别是在航天设备制造领域的业务拓展。
宏臻航天增材成立于2023年11月29日,是一家专注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研发与3D打印服务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致力于通过先进制造技术为航天工业提供精密零部件制造解决方案,业务涵盖金属材料研发、增材制造工艺优化及航天设备部件生产等环节。凭借在航天设备制造领域的专业能力,宏臻航天增材已逐步建立起行业内的技术优势与市场影响力。
2025年9月8日,南通金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金源智能”)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贵州科风投。此次融资将助力金源智能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研发能力,巩固其在3D打印金属粉末领域的市场地位。
金源智能成立于2015年9月22日,是一家专注于3D打印金属粉末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钴铬合金粉等30多种金属合金粉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制造等领域。凭借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金源智能已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025年9月8日,南京九州星际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星际新材料”)宣布完成A+轮投资,投资方为中建材新材料基金、国新科创基金。此次融资将助力星际新材料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新材料领域的研发与生产能力提升。
星际新材料成立于2022年11月16日,是一家专注于新材料技术研发与服务的创新型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新材料技术研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等业务,致力于为高端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高性能新材料解决方案。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星际新材料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四川增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增材制造(TCT)深圳展会发布一款高导热铝合金球形粉末材料——TC200,其导热性能显著超越传统铝硅镁合金(如AlSi10Mg),综合性能优于6061和6063铝合金,且具备成本低、可批量生产、工艺链成熟等核心优势。TC200采用直接时效处理工艺,耗时更短,打印致密度高(>99.8),无裂纹,且具有耐腐蚀性。TC200还在成分设计上实现重大突破,成分接近纯铝,不含Si、Mg、Zn、C元素,既保证优异的导热性能,又解决了打印成型难题,可为5G通信、AI、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轻量化散热解决方案。
位于松江的上海优联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功为某航空设备制造商交付一批超高精度金属3D打印零部件。该批零件壁厚不足0.25毫米,公差控制优于±0.075毫米,达到业内少见的严苛标准,凸显了松江本土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硬实力。这批零部件采用钛合金材料,由优联智造运用先进的金属3D打印工艺,并结合精密二次加工完成。在传统制造中,薄壁、复杂异形结构往往是难以攻克的技术瓶颈。优联智造团队却实现了在毫米的零头上“雕刻”,不仅保证了零件的力学性能,还稳定实现了批量交付。业内人士评价,这一成果既展现了优联智造在金属3D打印上的成熟能力,也体现了国产设备——联泰金属打印机在高精度与批量应用上的稳定优势。
北京时间2025年9月5日19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将“基于柔性传感的卫星关键折展部件状态实时监测系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系统由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黄维院士团队杨海涛教授与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岳晓奎教授团队孙冲副研究员联合研发。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柔性电子传感技术在航天器关键部件状态监测中的在轨应用验证。目前,柔性实时监测系统已稳定运行并开始回传在轨数据,研究团队正进行持续监测与深入分析。(柔性电子研究院)
8. 航天科技四院用复合材料壳体技术,为捷龙三号遥七打造200吨推力高性能固体发动机
9月9日3时48分,由航天科技四院商业火箭动力公司抓总提供全部四级固体发动机的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在山东日照市附近近海海域点火升空,顺利将吉利星座05组11颗卫星送入600km、50度倾角的LEO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为捷龙三号的第七次海上发射。密集的成功发射,加速验证了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商业运营中的可靠性与高效性。
9月12日,南极熊获悉,瑞士金属粉末材料和制造服务商欧瑞康(Oerlikon AM)宣布,与新近分拆成立的通快(TRUMPF)增材制造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扩展金属3D打印能力。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增材制造领域迈入新的里程碑,特别是在国防、航空航天和半导体等高要求市场的应用方面。欧瑞康增材制造总经理Mike Tobin、商务主管Dan Haller,以及通快增材制造前主管、新实体首席执行官Matthias Himmelsbach共同出席了协议签署仪式。双方将携手开拓全球增材制造市场,优势互补,结合通快的专业知识和欧瑞康的项目开发经验。
10. 瞄准铝件供应链,洛克希德·马丁携手沙特NAMI启动航空国防部件3D打印认证
2025年9月16日,南极熊获悉,沙特阿拉伯国家增材制造与创新公司(NAMI)已与美国国防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合作,开始为沙特阿拉伯的航空航天和国防(aerodef)部门生产3D打印零件。项目第一阶段将重点关注铝制部件,这些部件必须经过资格测试才能获准用于国防公司的全球供应链。通过将先进制造业引入沙特阿拉伯,此次合作也符合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的目标,这一愿景强调建设和本地化国防工业。在沙特阿拉伯境内设立生产基地为NAMI提供了一个进入国际航空航天国防市场的切入点,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则受益于更强大、更多元化的供应基础。
近日,迪拜MRO供应商DTX集团表示,计划在印度新建1个起落架大修设施,占地15万平方英尺(13935平方米),将成为印度最大MRO工厂之一。
DTX是2025年初Lookmanjee从Drayton Aerospace公司剥离出来的1家独立公司,为印度市场提供起落架和其他维护服务已有15年左右的历史。DTX在印度设有专用设施,预计将缩短印度运营商的周转时间和成本,同时减少国内航司对外包MRO的依赖。全球航司面临管理维护成本、供应链延误和机队可用性压力,本地化选项对其更具有吸引力。
近日,欧盟地平线计划资助的名为“面向运行状况的制造、大修和维修(MORPHO)”项目,旨在优化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制造与生命周期管理。项目采用树脂传递模塑(RTM)混合孪生技术,将虚拟孪生仿真模型与物理测量相结合,实现在树脂传递模塑过程中的即时仿真,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虚拟数据和测量数据之间的差异,最终通过多项试验完成稳健且可复用的混合孪生模型的开发。该项目成功达成了固化周期缩短20%、树脂流动与固化预测误差小于1%等成效,有望通过推动下一代多功能复合材料机身部件的制造、维护与回收工艺发展,从而巩固欧洲工业领先地位。
9月13日,印度Godrej航空与法国赛峰集团签署为期5年的合同,将为LEAP发动机生产钛合金通风组件。该发动机应用于A320neo和737MAX等新一代窄体客机。此合作标志着印度在全球航空供应链中的地位提升,也体现“印度制造”战略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进展。
近日,立陶宛MRO供应商FL技术公司表示,多米尼加共和国蓬塔卡纳地区目前缺乏专门的MRO设施,计划在该地区新建大修设施,以支持日益老化的A320和737机队。该公司表示,MRO基地旨在缩短飞机的周转时间,新设施拥有5个机位,未来扩容至20个机位,将提供钣金、复材维修和涂装等服务,在年底前投入使用。新设施初始员工将配有300名,计划通过职业培训培养当地劳动力,将当地员工人数增加到2000人。
迪尔航空(Diehl Aviation)今天正式启用其位于墨西哥克雷塔罗的新工厂,墨西哥政界高层代表以及国际航空业客户出席了盛大的庆典。此次庆典标志着这家德国航空供应商在美洲扩张版图的下一战略步骤的完成,进一步增强了其与该地区客户的紧密联系。新工厂位于圣地亚哥-德克雷塔罗附近的PyMe工业园区,提供超过8,200平方米的生产和办公空间。克雷塔罗工厂将于正式落成后不久投入生产。该工厂将为民航领域生产各种零部件,包括空客A220的超大头顶行李舱。Eve eVTOL飞机的内饰部件也计划稍后生产。目前工厂约有20名员工,预计中期员工人数将增至约500人。
波音与EASA合作,进行实验性、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滑行和跑道安全系统验证,以制定与安全相关的AI监管要求。6月,这些试验在Beacon项目下使用1架波音所有的Cessna Caravan进行;该项目现在处于最后的文档阶段。Beacon项目于2023年启动,目标是在运输类飞机上评估认证2级机器学习(ML)的应用方法。根据EASA关于AI概念文件的定义,2级系统涉及人类-AI团队。
近日,空客CEO表示,空客虽曾将翼身融合(BWB)作为其零排放商用飞机(ZEROe)潜在构型之一,但经评估,认为对于小型飞机,BWB构型下机翼厚度存在阻力缺陷,该构型更适合大型客机。
此外,他表示空客下一代窄体机(NGSA)将采用传统筒翼构型,并认为应用细长机翼更具优势。该结论与空客于英国开展的“明日之翼”项目方向契合,该项目旨在为未来窄体机研究轻型、低阻、大翼展、高展弦比、复材机翼技术。
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已通过对美国一项补充型号合格证的认可,此后,欧洲注册的波音737运营商将可在后机身加装空气动力学鳍片。这套由Vortex Control Technologies公司开发的“鳍片组件”现已获得EASA批准,其许可范围涵盖737-700、-800和-900ER机型的改装。飞机后机身周围的气流分离和涡流可能产生阻力。通过在机身蒙皮加装一套专利鳍片阵列进行改装,可以改变气流并降低此类阻力,从而提升燃油效率。Vortex Control Technologies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尔·莫尔凡表示,EASA的认可标志着“多年研究、开发与合作的成果”。这使得该公司能够将鳍片组件推广至欧洲航空公司。
赫氏(Hexcel)与美国复材压力容器制造商HyPerComp合作,开发首款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4型复材缠绕压力容器(COPV)。COPV以聚合物内衬为基础,整体采用连续碳纤维缠绕成型,与金属压力容器相比,具有更轻、更耐腐蚀的特点,极其适合在苛刻环境中储存氢气、氦气和氮气等气体。COPV还采用赫氏的高性能HexTow IM11-R/12K碳纤维制造,测试表明,其结构具有卓越的爆破压力特性和高可靠性。
来源:亿欧网、环球航空资讯、南极熊3D打印、国防制造、复材应用技术、Galleon航空咨询、flightgloba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020-88888888